党团之家 / Home Of Party

党团之家

用儿童哲学的思考方式准确定位你的儿童立场

      2019年10月25日下午,是崇文教育集团菜单研训时间,本次研训的主题是儿童哲学。全集团教师分成四个场地,按照事先报名选择的主题,进入各自感兴趣的学习单元。

      场地一冷露博士的讲座主题是《哲学家的教学法的启示》,这是基于夏威夷儿童哲学的教育哲学和实践模式。引入夏威夷儿童哲学中心科研部主任Dr.Amber Strong Makaiau和中心师资培训主任Dr.ChadMiller创制的“哲学家教学法”(A  Philosopher’s   Pedagogy)旨在帮助我们教师树立良好的儿童哲学教育理念,成为更加优秀的教师。她指出哲学家的教学法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六点教育承诺:1.经常审视自己的生活;2.认可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3.教学内容是学生的信念和经验与学习主题之间的交互;4.认为哲学是“教育中的一般原理”(杜威);5.支持哲学是课堂的实践活动:(1)创造智力情感安全地;(2)利用团体球;(3)使用优秀思想家的工具;6.改革现有的课堂评估方式和标准。在介绍这些理论的同时,将进行“夏威夷儿童哲学”实操,让教师们对于儿童哲学的实践活动有更加生动、接地气的了解。

      通过冷璐老师的精彩讲座,老师们了解到当前教育的现状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到三年级之后,他们的好奇心和真实的思想已经逐步减少;到六年级时,已经几乎都消失了。导致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未能正确培养孩子的真实的声音、聆听孩子们的想法,而是侧重于让学生满足外在的要求、满足教师的期望和解决教师在课堂上问的问题。学生的兴趣、问题、想法、经验、信仰和好奇心是完全被忽略的。由于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在典型的课堂里,老师似乎并没有提供给儿重真正的质疑和提问的时间。p4cHI启发探究式教学是大多数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教学法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和学生共同参与思考和探讨。如果教师想在自己的教室里成功的利用p4c,需要时间和指导,学习如何进行这种探究。学校必须提供必要的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建构自己学习小p哲学,所以“做”哲学始于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信念、问题和经历。

      场地二《如何巧用“刺激物”激发孩子思考》这一主题,在杨妍璐老师以“我为什么要上学”这个问题导入,娓娓道来中开始了。

      杨老师指出孩子的天真是天生的,孩子问,就是在思考。而“物“是个广泛的东西,只要能够激发孩子思考与讨论的东西就是刺激物。如何巧用“刺激物”激发孩子思考呢?杨老师强调:1.当我们对每一个刺激物提出疑问、进行思考时,我们在做的实质上是重拾对世界的好奇。2.刺激物未必是一个现成的物。3.刺激物有可能是一个生活事件,它是偶然发生。4.刺激物也有可能是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小小哲学家也可能有大问题。帮助孩

子发展思维的前提是肯定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刺激物的选择要符合儿童心理,要体现主题的融洽性、趣味性。

      杨老师以现场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死亡?”演示了刺激物对课堂的指导。在实际演示中,杨老师明确了刺激物的重要性在于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进行自我校正。

      场地三聆听了杭师大高振宇教授关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思考力:儿童哲学的理念与策略”专题讲座。

      高教授首先介绍了何谓核心素养,儿童哲学为何需要关注核心素养,儿童哲学力图发展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等理论知识。“为什么天上有星星?”“为什么海水那蓝?”“为什么我喜欢的东西大人不喜欢?”那些在成人眼中稀松平常的现象,在孩子眼里充满了神秘感和奇思妙想。孩子对于世界的提问、质疑和思考,就是儿童哲学。

      同时高教授指出,儿童哲学推行“小哲学”应该关注的是儿童的“小观念”,但这些小观念背后蕴藏着重大的思想资源和哲学智慧。因此,教师须一方面深入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探索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关心的话题;另一方面应借助有效的方法,围绕儿童的小观念,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实践,帮助他们逐渐走向智慧的远方。

      不争辩、不出神、不取笑。高教授说,在儿童哲学课堂上,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非常重要,而这个“敢于”的前提,就是为他们营造一个亲切轻松、能分享秘密的氛围。儿童哲学是在用儿童视角、儿童心理看待世界,大人此时应该蹲下身子,跟孩子保持在同一高度。儿童哲学很考验教师的课堂开发能力,教师要懂得如何训练孩子的思维,注重讨论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给孩子更多的话语权,使他们能在课堂上做回自我,展示自己。

      那么儿童哲学教育目的是什么?高教授认为,是透过哲学的启发,重新认识儿童,重新改造教育,希望每一个孩子做真实的自己,说出内心真正的答案,而不是面对事物人云亦云。

      基于培养学生批判思考力的儿童哲学,不是传递哲学知识,而是以问题探究的方式,提升儿童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不断改变情境,制造出梯度递进的问题群,引发学生进行思维碰撞。相信在高教授的指导下,老师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发展学生批判思考力的专业能力。

      场地四本次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儿童哲学研究中心实践部主任孙丽丽博士,她引领我们进行说演故事(戏剧)的探索。

      为什么要做游戏?原因在于当你进入一个情境当中,思维是最积极的。孙博士介绍了儿童哲学基于游戏的新兴实践模式。游戏是童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具有趣味性也具有学习意义。孩子们能够在想象的游戏中,或者规则的游戏中,通过亲身体验,打开丰富的思考空间。

      儿童在游戏中能够发展叙事思维,用故事来认识人文世界。孙博士指出说演故事的方

式,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及创意。在故事中,以叙事的方式呈现孩子的思考和智慧,以及因为经验接触所带来的对世界的惊奇。讲座探索运用说演故事的活动进行儿童哲学探索,将四“F”核心哲学主题带入现场,开展孩子的说演故事实验。孙博士介绍了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操作说演故事的步骤,先和孩子一同制定计划,请孩子说故事,认真倾听并做记录,根据孩子要求进行修正。孩子们根据故事叙说的内容演出,最后进行提问与讨论。

      教育孩子就是要做唤醒的工作。当孩子的求知欲与生命的力量被唤醒之后,孩子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而这个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孩子自我唤醒心灵智慧的过程。说演故事或许就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让孩子进一步思考和学习的一剂良方。

      本次校本教研,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毛慈萍、胡缨老师也莅临指导了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和老师们共同参与在哲学的讨论中。人的思考和追问是无尽头的,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儿童哲学的学习之路,我们正开始新的征程。


上一条:声入人心,深入人心 下一条:党纪铭刻于心 理想指引前行——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hongwen Academy   浙ICP备2024126107号